这是描述信息
搜索
搜索

土木学院举办锵锵三人行“新土木,正青春”师生访谈会

摘要:

土木学院举办锵锵三人行“新土木,正青春”师生访谈会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0-12-26   浏览量:

详情描述

 2020年12月23日晚,土木锵锵三人行——“新土木,正青春”师生访谈活动在L15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解决成长路上的常见问题,聆听老师对未来人生的规划建议以及对学业的解惑答疑,以便创建更加优良的学习风尚。主讲嘉宾是院学工办徐卫老师、陈建龙老师和汤智豪老师,与会嘉宾有计通学院学工副院长张伟华老师、辅导员马丹老师,机电学院学工办主任唐瀚老师、辅导员刘梦老师,土木学院学工负责人石璐老师、交通工程专业煮热助理王亚军老师、辅导员姜阿珊老师、辅导员曹萌老师。访谈会由夏文君同学主持。

故事与感悟

首先由汤智豪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入伍后的军旅生涯和回归校园的学习生活。在他的讲述中,参军的日子承载了他最宝贵的青春时光,这段经历磨砺了自己,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同时也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的展出,见证了他坚强意志和坚定信仰的形成。在最后,他向同学们提出了建议:要学会花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随后,徐卫老师做了以青春为主题的演说,和同学们分享了学习和工作时期的故事。在南艺的校园里,随着玉兰的变化思考着自己的成长;在浦江的校园里,与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并肩前行,与学生一起成长。他认为,青春的聚与散在所难免,但其中的情感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磨灭。我们要学会珍惜身边相处的每个人,珍惜所在的当下。他还向大家展示了他的绘画、摄影、烹饪作品,幽默风趣的语言将同学们带入了一个隐去老师身份的普通人的生活中。结束之时,他表示,青春或许有长有短,但青春的浓度和厚度由同学们自己把握,希望每位同学不要浪费青春的时光,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最后,陈建龙老师分享了以“后来的我们”为主题的“匆匆那年”。现今三十岁的陈老师回顾起二十岁的自己,内心感受颇深。从改变一生的学习音乐,到第一次离家去往重庆读书,再到事业有成却毅然决然回到家人身边,陈老师的经历让我们懂得:青春是顺风顺水与曲折迂回并行,也是成功和遗憾的相互交织。当走过这段时光,再回首往事,就会觉得一切皆是值得。在最后,他和两位同学一起,为大家献上了一曲《Five Hundred miles》。歌声入耳,更萦绕于心。现场的同学们更是拿起了手机,打开闪光灯,跟随着音乐的节奏,一起挥舞!

问答与解惑

问题一

    如何面对家人与自己安排相冲突?

汤老师以自己入伍为例,建议同学们自己想去做的事情趁着年轻要放手一搏。

徐老师的解答是,青春难免迷茫,但如果自己拥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便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负面评价,勇于尝试,即使出了错,学会回顾与总结,也是一次值得的经历。

问题二

    关于就业和择业的取舍。

陈老师表示,可能部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和未来的去向还并不明确,对于此类情况,他建议大家尽量多考证,多去听从他人建议,去尝试不同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或许可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徐老师同样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建议同学们多去积累和充实自己,学会更多的技能,才能做出更多的选择。在就业和择业的选择中,可以先去积累工作经验,拓宽视野,届时方可更好地去择业,即“先就业,再择业”。

汤老师也以一个“刚毕业不久”的身份来给同学们提出建议,多丰富自己,多提升自己,面对企业多做比较,寻找自己喜爱且擅长的工作。

 

问题三

人到三十岁,是选择稳定还是追求梦想?

对于这个问题,陈老师表示,人生几十年,应当有追求与目标,如果有心,就去行动,不论过程多么险象环生,最后都会峰回路转。

现场提问:

是否相信爱情?

徐老师表示,可以相信爱情,但不要把恋爱当作儿戏,不要为了体验去轻易地开始,而是要选择真心实意,并负以责任。

至此,活动顺利结束,三位老师的分享和解答想必给予了同学们很多帮助,希望同学们能够从此处活动中受益,并在生活中得以体现。

(图/文: 20建筑01班  张雪莹)

-
版权所有 © 2019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4022341号-1
地址:溧水区石湫镇励学路9号   邮编: 211200   电话:025-66205124   邮箱:rem@njpji.cn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南京